蜗牛建筑工作室

  蜗牛研究 > 深圳城中村研究之街道肌理特征和街道景观模块化 > 机理样本信息的分类整理

首页

机理样本信息的分类整理

1,建筑密度统计(摘选,以下均是)——
样本的密度大致在30%到70%这个区间,且一半以上样本在50%-70%,可以认为主流是较高密度的肌理形态,特别低和特别高密度的情况比较少见。如果用正交网格界面整齐划一的标准观察,较高密度的肌理(例如60%以上)呈现出压迫式的整齐"饱满"的网格肌理算是一种极值,建筑单体发展已没有余地,轮廓相对单一。较低密度的肌理(例如50%以下),有一定选择余地。

蜗牛研究

蜗牛论文

展览出版

蜗牛设计

关于联系

 
 
2,道路宽度色温图——
色温显示出绝大部分样本的道路宽度不仅非常的跳跃和不连贯,而且常常在局部形成突变,这说明样本的正交网格化样态,并不严格均质。它们不仅在形式外观层面显得紊乱含混,而且应该在实际空间使用上也错综复杂。研究随后对车行和人行的可能道路架构作了分析。
 

 
3,机动车通达性前提下的机理团块——
如果设定车辆可以通行的道路宽度最小为4米,然后将这部分道路从样本中摘取出来,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样本中可供车辆通行的道路是不成系统的,结构混乱随意,时有间断,甚至有完全无法通行的情况。
 

 
4,纯步行前提下的机理团块——
如果设定不适于行人通行的道路宽度为1米以下,将这部分道路封闭,建筑单体会因为"聚合"形成较大团块。分析发现绝大部分样本中都有或大或小这样的团块。这种情况在较高建筑密度的肌理中尤为突出。即便在人行这个微观层面,道路构架也不是按照网格化在运行,而是按照团块在运行。
 

  < 返回  蜗牛研究 > 深圳城中村研究之街道肌理特征和街道景观模块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