蜗牛建筑工作室

  蜗牛研究 > 深圳城中村研究之街道肌理特征和街道景观模块化 > 城中村道路及建筑形态基本特征归纳

首页

城中村道路及建筑形态基本特征归纳

从初步分析我们了解到这些样本中网格对肌理的约束并不严格,或者反过来说,道路及建筑单体总是通过某些方式突破应有的位置和范围,对网格形态的清晰性造成干扰。研究尝试通过容差的方式来进一步观察道路和建筑的变化特征。



1,道路宽度变化容差(摘选)——
如果将沿街界面的局部变化忽略不计,许多案例的街道可以"恢复"呈现整齐划一的状态。在这种状态下,可以发现样本的道路宽度大致分为三类情况:
(1)重复性较高的道路宽度(图中为黑色);
(2)完全不重复的道路宽度(图中为红色);
(3)略有重复的道路宽度,即处于1和2之间(图中为白色)。

蜗牛研究

蜗牛论文

展览出版

蜗牛设计

关于联系

 

 
2,以网格为依据的建筑单体变化容差(摘选)——
以道路宽度变化容差形成的网格为基础,观察偏离网格系统的单体,并将其中的结果整数化,大致反映出建筑的几种变化形式:
(1)单边偏移,即建筑轮廓的三面受网格约束,只有一面向外拓展或向内缩进;
(2)双边偏移;
(3)三边偏移,即建筑轮廓只有一侧受网格约束;
(4)异型,即轮廓不呈现为大致正交的状态;
(5)合并,即两个以上的建筑单体合并成一个体量;
(6)分裂,即一个单体分解成2个以上较小的体量;
(7)肌理错位,即不在网格的框架之内,但仍然表现为整齐的正交排列状态;
(8)缺失,即缺少单体留有空位。
 

 
3,城中村机理特征示意简图——
从左至右,(1)城中村正交网格肌理的意象概括,(2)街道宽度变化形成的团块和街道使用等级,(3)建筑单体在此基础上的越界违建和个性化选择,(4)城中村实际肌理形式的理论模型。
 

  < 返回  蜗牛研究 > 深圳城中村研究之街道肌理特征和街道景观模块化